关于普通高中美术教育认识

2019-08-20 15:10

摘自:《福建热线》

普通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依然要关注通过美术教育获取一定的教育功能,但在中国大陆,由于课程设置的特殊性,有可能使教学活动向本体适当地回归,也就是说,普通高中的美术课程比起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能帮助学生更深地接触学科本体。这种回归学科本体的程度同样是个变量,因教师。学生和环境而异,这也是T形的竖线的虚线部分所表示的意思。

澳大利亚普通高中的美术课程取向

在这一程度,学生开始在一种创作取向上研究视觉艺术,选择能让他们在一个或多领域专门化的单元,并显示他们在运用材料。工作和技术方面日益增加的能力。这些领域包括素描。色彩画。版画。陶艺。木工、金属和纤维。专门化能让学生发展观念和在一种有限状态中较深地探索材料、技术的可能性以及一个领域的过学生开始偏爱视觉艺术的一种或多种风格或形式。他们能反应。欣赏和辨认其他人作品中的专门技术或知识,能评价自己的能力水平。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定性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艺术学习领域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相衔接,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是高一层次的美术课程。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下列价值:

(一)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

(二)理解美术文化,形成人文素养

(三)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四)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五)拓宽发展空间,帮助规划人生

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发展的需求

(二)理解祖国优秀艺术,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三)注重学习方法和过程,提高美术素养

(四)强调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提倡质性评价,促进个性发展

课程设计思路

(一)设置学习模块,提共多种选择机会

由于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的不同,高中学生需要发展不同的美术能力。为了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求,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设置了以下五个内容系列,供学生自主选择:

“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

(二)实行学分管理,保证基础,力争拓展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实行学分管理,通过设定必修学分,让每个学生部能达到基本的美术学习要求,在义务教穹美术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具体方法如下:

(1)选择一个模块,修习18学时可获得1个学分,每个学生必须修习美术课程54学时,以获得规定的3个基本学分。

(2)对每一课程模块或者模块中的具体学习内容,原则上以修习1个学分作为继续选修和转换学习内容的基本单位。鉴于“美术鉴赏”对高中学生形成美术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具有主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建议在3个基本学分中采取“1+2”的选课策略,即学生先选修“美术鉴赏”获得1个学分,再任意选修两个模块内容获得另外之个学分。

(3)在取得必修的3个学分的基础上,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继续修习以获得其他学分。所选模块或内容不加规定。

(4)本课程标准还为有特殊爱好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内容,学生可以在现有的模块中从广度或深度方面继续选择。

(三)注重可行性,适应不同学校的美术教学条件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要适应全体学生的发展,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不是高考的平台,更不是为了培养少数专业美术家,回此,学习内容应符合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应高中学生美术学习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不宜过高。过难。过于专业化。

由于美术课程受师资和设备条件的影响极大,因此高中美术课程必须具有多样性和弹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师资和设备条件。现阶段,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师资状况和设备条件开设美术学习模块中的部分课程,但要制订规划,积极改善高中美术师资的状况,配齐所有必需的设备和器材,力求在三至五年内开设全部美术学习模块,为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

虽然一位美术教师不可能胜任所有美术门类的教学,但也不能只开设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某一门课,让学生失去选择的机会。作为高中美术教师至少应该具备开设三个模块的课程的能力,例如开设美术鉴赏课程的能力,开设一门绘画(或雕塑)类课程的能力和开设一门设计(或工艺)类课程的能力。

学生选课情况说明

(四)传承民族文化,反映学科最新发展

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中设置了“书法・篆刻”,在“绘画・雕塑”中设有中国画内容,在“设计・工艺”中设有传统工艺美术等内容,以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也体现了美术学科在理论方面的新动向,例如强调美术的人文性质,重视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文化的联系等。高中美术课程还关注了美术创作活动中观念。材料、力“法和技术力”面的新发展,例如在“绘画・雕塑”中增设了综合材料造型的内容,导入了现代艺术观念和环保的意识;增设了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现代媒体艺术”。

教科书编写建议

1.美术教科书的设计和编写要依据美术课程总目标的要求,确保教科书设计的总体思路与本《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吻合。

2.美术教科书的编写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高中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以有利于学生学习,发展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作为教科书编写的基点。

3.美术教科书的编写应体现时代特点。内容的选择要注意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既要体现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也要反映本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

4.美术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应注意基础性、启发性、应用性和拓展性,能引发学生提出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5.美术教科书的编写应留有余地,具有开放性。学校或地区也可根据自己的特点编写适合本校或当地特色的教科书,以适应不同地区学生的学习需要。

6.美术教科书的编排应图文并茂,做到文字表述准确、生动、图像清晰、色彩准确、版式美观、明了、印刷精美。

7.美术教科书中应增加各种相关的地图、图表、背景资料、图片分析、实例等,以便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学习内容。

8.美术教科书是美术教材的主体,美术教材还应包括教学参考书、画册、图片、标本实物。作品以及相关的视听影像资料和计算机软件等。

9.现代媒体艺术教科书的内容选择应以介绍现代媒体艺术的观念,规律为主,并介绍一些现代媒体艺术作品及其创作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不断更新的多媒体技术,创作出新颖多样的作品。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

1.各校应根据所开设的美术课程配置专用美术教室,配齐相应的美术教学设置(包括储藏教具、工具、材料的场所以及展示学生美术作品的场所)与器材,配置可供美术课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设备。

2.学校的图书馆应配备美术书籍和其他美术资源,包括画册、教师参考书,学生参考书。美术及美术教育杂志,幻灯片和光盘。录像带等,供教师备课及上课,学生自学或合作学习时使用。

3.各校之间可以根据不同学习模块的师资需求,互通有无,共享美术教师资源。

4.学校应积极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获得最新的美术教育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开展学生之间。学校之间。省市之间和国际的学生作品,教师教学成果等方面的交流。

5.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例如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及私人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艺术作坊和有关工厂、车间以及当地文物资源等,聘请美术专业工作者和相关人员参与美术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

6.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